飼用燕麥播種好壞對于后期燕麥生長和燕麥收獲都至關重要,在實際生產中,播種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主要包括:
1、土地平整度差:前期土地平整度差,會導致灌溉或降水時水分分布不均,小坑積水,造成長勢不均。
2、整地不精細:整地要表土細碎、平整,不能存在大塊坷垃,田間跑風漏氣,容易造成種子吊死。
3、播種深度不一致:設備的調試一定要到位,確保播深一致,否則出苗時間和生育期不一致,田間大小苗,給管理帶來很大難度。
4、播種機排種口流量不一致:為使植株密度均勻,要確保田間落粒數一致。
5、雨養地要注意搶墑播種或保墑;造墑播種要注意墑情,粘土地要關注播種后降水造成表土板結,若出苗前板結要及時采取破除板結作業。
6、要注意種、肥隔離,播種時若帶肥播種,最好種肥隔離開,否則會影響出苗。
7、播后鎮壓有利于加強種子與土壤的接觸,有利于出苗,防止漏風閃芽。
什么是土壤墑情?
“墑”是指土壤適宜植物生長發育的濕度,通常所說的墑情就是土壤濕度的情況。土壤墑情是否適宜植物生長發育就如同人是否有飯吃,人可以吃固態、液態、各種千奇百怪的食物,而植物只能靠龐大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,順帶把溶解在土壤水分中的營養物質吸收到植株中。
農業生產中常有搶墑、保墑、跑墑之說。所謂搶墑就是趁著墑情較好時抓緊播種,一般多指一場有效降雨后及時播種。所謂保墑就是設法減少耕層土壤水分損耗,使存貯在土壤中的水分盡可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。最常見的保墑方法就是在農田表面鋪設覆蓋物(如秸稈、塑料薄膜等)。所謂跑墑就是耕種的土地所含的水分由于未經松土等原因,受到風吹日曬而蒸發散失。
在田間判斷土壤濕度可以用手來鑒別,一般分為四級:
(1)濕,用手擠壓時水能從土壤中流出;
(2)潮,放在手上留下濕的痕跡可搓成土球或條,但無水流出;
(3)潤,放在手上有涼潤感覺,用手壓稍留下印痕;
(4)干,放在手上無涼快感覺,粘土成為硬塊。
飼用燕麥條播行距多少為宜呢?
飼用燕麥條播使用機械播種,條播行距10-15厘米,窄行條播有利于抑制雜草,播種深度以3-5厘米為宜。
買燕麥種子,詳情致電綠芃種業:400-6686-186,18751040603